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3153.诚然,这三节经文在内义上的内容从所给出的解释明显看出来,即:属于属世人的事物正在预备接受神性事物;因此,“利百加”所表示的那些真理,就是要被引入理性层的良善,并与其结合的真理,正在变成神性;这一过程是通过流注实现的。但这几节经文在内义上的内容具有这种性质:除非我们在一念之间看到它们,或说在脑海里的一个整体画面中看到它们,否则它们就显得太模糊,以至于无法理解,尤其是因为它们都是未知的事。例如,当人正在重生时,真理如何从属世人中被召唤出来,并被引入理性人中的良善。
现在大多数人完全不知道这些事,甚至不知道这种事的发生。主要原因是,如今很少有人正在重生;甚至连那些正在重生的人也没有从教义知晓:信之真理被引入仁之良善,并与其结合,而且这一过程发生在理性心智中。他们也不知道当这一过程发生时,他们的状态会完全改变;也就是说,他们的思维不再从信之真理奔向仁之良善,而是从这良善奔向真理。然而,对主来说,这不是重生,而是荣耀;也就是说,祂将一切事物,无论理性层的事物,还是属世层的事物,都变成了神性。内义则描述了这是怎么做到的。
9430.“云彩遮盖山”表圣言的最低层,因此相比之下,它是模糊的。这从“云彩”的含义清楚可知,“云彩”是指圣言的最低层,或圣言的字义(参看创世记18序言,4060, 4391, 5922, 6343e, 6752, 8106, 8443, 8781节)。这层意义之所以被称为“云彩”,是因为相对于内义,它处于模糊之中;事实上,内义住在天堂之光中。外在意义或字义处于模糊之中,就像云彩,是因为它面向在世上的人;而内在意义或内义则面向进入天堂的人。不过,要知道,当一个人在世上时,他若在信仰和生活上处于教会的纯正教义,就会同时处于圣言的内义。因为那时,圣言的内义通过这些教义不仅铭刻在他的理解力上,还铭刻在他的意愿上;通过信仰铭刻在他的理解力上,通过生活铭刻在他的意愿上。当这种人进入天堂时,他只照圣言的内在意义来理解圣言,不再知道圣言的任何外在意义;那时,这外在意义在他看来,就像一片云,吸收或吞没它所接受的光线。
如前所述,现在此人照圣言的内在意义,而不是照其外在意义来理解圣言。这是因为主用与世人同在的神之真理,也就是圣言来教导所有在天上的人。原因在于,世人生活在秩序的最低层,内层的一切事物都终止于最低层。最低层可以说是内层事物的支撑,内层事物矗立在它上面并停靠于其上。文字上的圣言是在秩序最低层上的神性真理;就像属世和感官层在与神性真理同在的教会成员里面是秩序的最低层一样。内层事物终止并停靠于这最低层,如同终止并停靠于圣言的最低层。这一切就像一座房子和它的地基。房子本身是天堂,天堂的神性真理就是诸如内在意义上的圣言;而地基则是世界,世界的神性真理就是诸如外在意义上的圣言。正如房子立在它的地基上,天堂也立在教会上;因此,天上的神性真理立在地上的神性真理上。因为通过圣言,有一个持续的联系从主经由天堂一直降到世人那里。这就是为何主总是规定地上必有一个教会,好叫神性真理能在那里存在于它的最低层。这是迄今为止谁也不知道的一个奥秘,前面(9357, 9360节)所引用的内容暗示了这个奥秘。因此,要让所有人都谨防以任何方式伤害圣言;因为伤害它就是伤害神性本身。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